业内新闻

管好个人手机信息 保护“钱包”安全

编辑/作者:李幂 2015-04-21 我要评论

随着网络金融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银行业务搬到了网上和手机上办理。与此同时,隐私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

  随着网络金融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银行业务搬到了网上和手机上办理。与此同时,隐私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近日,各类信息泄露导致用户资金损失的案件频发,对此,银行专家建议,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时要注意保护好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慎用不明链接,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近日,梁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收到银行卡扣款通知短信,称其对外转账了1万元。“我银行卡一直在我自己手上,没给别人转过钱,怎么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梁女士来到开卡行查询,确认1万元钱的确已通过手机银行渠道被转走。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是梁女士的手机银行账户密码泄露,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工作人员建议其尽快修改密码,并向警方报案。

  类似梁女士这样的案件并不罕见,尽管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但是在现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市民加强对自己的信息保护,仍是保护资金安全最为有效、最为必要的安全防线。“类似梁女士的案例,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从外部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可能包括客户银行卡号、银行卡取款密码,及网银、手机银行登录密码等,登录客户手机银行盗刷客户资金。”广发银行专家告诉记者。

  专家提醒,消费者须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同时,消费者须注意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密码、验证码和电子令牌等;通过正规和安全的渠道下载金融服务类应用软件,谨慎连接不明网络热点或点击网站链接;定期修改金融业务中的各类密码,并提高密码复杂程度,加强密码安全性。

  手机银行安全贴士:

  1、两到三个月定期修改密码,尽量避免长期使用相同的密码。 2、手机银行密码应尽可能与QQ、微信、微博、电子邮箱、招聘网站、论坛、贴吧、网络游戏等网络服务使用不同的密码。 3、尽量设置包含数字、字母、符号三种字符的登录密码,以保障自己的密码不容易被他人猜测或破解。 4、注意保护自己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使用手机银行的设备的安全,尽可能安装安全软件,及时升级设备的系统,并避免使用已经进行“越狱”、“破解”、“获取root”的设备操作手机银行,以防止病毒、木马等恶意程序的危害。5、谨慎连接不明WiFi,防止被黑客恶意架设的“钓鱼WiFi”窃取个人信息,尤其要避免在连接公用WiFi或不熟悉的WiFi时使用手机银行。通讯员 仇语婧 记者 李幂

文章来源:南京晨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第二届华为DIGIX安全攻防大赛正式开幕

    第二届华为DIGIX安全攻防大赛正式开幕

  • 严把网络安全关|CIS 2020天威诚信精彩亮相

    严把网络安全关|CIS 2020天威诚信精彩亮相

  • 鼎和保险公司荣获CIS2020中国网络安全创新年度金

    鼎和保险公司荣获CIS2020中国网络安全创新年度金

  • 通付盾荣登《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100强》榜单

    通付盾荣登《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100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