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女士参加了由奇点大学、XPrize、Abundant 360等联合举办的ExO World线上论坛活动。
在《“韧性城市”——疫情之后的生活》 (Resilient cities —— Life in a post pandemic world)主题论坛中,她同印度尼西亚科技国务部部长Bambang Brodjonegoro和麻省理工大学工程学教授Prof. Ed Crawley进行了对话,就疫情下的城市生活、数字化城市、科技为城市生活带来的转变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疫情关键词:韧性与适应力
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创造了“后病毒时代”来描述疫情的影响程度。在论坛中,嘉宾们首先谈到了自己对于全球疫情危机的所见所感。印尼部长Brodjonegoro表示了自己对经济形势的担心。麻省理工大学Crawley教授则认为全世界所面临的是一场悲剧,我们应当对逝去的生命致以敬意。陈心颖女士谈到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看到了世界人民的适应力和韧性。
城市数字化转型,塑造便捷城市新生活
世界上超过1/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50年,预计将有7/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治理的好坏将决定人类的未来。研究表明,我们的社会联系越多,城市的生活满意度就越高。然而,目前病毒迫使大多数城市都进行了“社会隔离”,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大幅下降。科技能如何帮助加强社会联系并塑造城市的幸福生活呢?
对于这一点,Crawly教授认为数字化城市能够让城市面对疫情更具有韧性,能够塑造幸福的城市生活。他认为数字化城市将有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人们的体温、心率等等都可以收集展示出来。数字化城市也可以告诉我们哪里人员密集,哪里空闲,以帮助人们更好的做出选择。总结来说,单纯的科技不能造就幸福的城市,只有科技能够切实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惠及生活时,才是好的城市科技转型。
陈心颖认同Crawly教授的观点,认为科技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是塑造城市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对于数字化城市她分享了三个要点。
第一是要实现日常的服务。尤其是在隔离状态下,日常的服务,比如买菜和日用品等,尤其重要。在这方面对于老人更有意义。在中国有大约超过2亿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特殊时期使他们更加不方便,所以日常服务十分重要。第二是医疗服务。这几个月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观念有了很大改观。以前人们习惯去医院里看病,但特殊时期以来,人们害怕感染病毒,所以不再去医院了,开始线上问诊。平安集团旗下平安好医生,每天约有80万人在好医生线上问诊,特殊时期这一数字大幅增加。第三是在教育领域。学校因特殊时期都关闭了。这让家长和老师都不得不创新,使用科技的方法来继续进行教育。
Brodjonegoro部长则认为塑造幸福的城市生活,解决城市住房问题和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是关键,科技发展能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提供很多帮助。
疫情推动线上医疗普及发展
新冠病毒给城市生活造成了许多干扰,例如大多数学校现在都在网上授课。如果没有疫情,这种大型的转变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实现。目前,世界上有很多领域在迅速转变之中。
印尼部长Brodjonegoro认为医疗和药物将进入数字化时代。医疗健康领域将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融合。但线上医疗要求用户和医疗工作者都有科技设备才能实现,这在目前还未解决。
陈心颖认为要实现Brodjonegoro部长医疗数字化时代的愿景,要在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是要投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设备和硬件设施。第二点是消费者需要转变观念。对于线上医疗,消费者的观念在不断转变,平安好医生线上问诊数量在特殊时期大幅提升。第三点是最具有挑战性。她表示:“设备可以获得,硬件可以解决,人们的观点也在不断转化。但是如何把成千上万所医院、医生、护士联合在线上,把医疗、医药、医保等等方面都进行数字化线上化,这个是很难实现的。我们公司目前正在努力实现这些转变,从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各个方面联动。“
最后,各位嘉宾表示,面对新冠病毒,除了在药物研发领域,在线上医疗,智慧城市建设领域都应该进行合作。只有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起来,我们才能应对共同的敌人,塑造未来幸福的城市。
文章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