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2013年7月手机安全报告》,十大恶意推广病毒感染130余万用户。此前,360手机安全中心、金山手机毒霸等也发布类似报告,警示智能手机中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
事实上,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新型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财产被盗、信息丢失等大量问题。
面对严峻形势,普及市民信息安全意识刻不容缓。今年9月,“智慧城市”嘉定启动首届 “信息安全月”活动。 9月5日,上海首份《我身边的信息安全》市民手册也进入最后修改,并将于今年11月 “上海市信息安全周”期间免费向市民发放。
【最新动态】
《我身边的信息安全》市民手册11月发放
“如何设置密码虽然老生常谈,却是共性问题,应该再强调,并举些具体的例子。 ”
“金融类诈骗能否单独拎出来讲讲?我的联华OK账户就被盗刷过4800元。 ”
“手册是给普通百姓看的,语言应该更通俗易懂些,多配一些解释性的漫画。 ”
9月5日上午,在上海市经信委位于世博园区新址的会议室内,各路专家正对一本既感觉熟悉,又颇为专业的小册子,提出各种修改意见。这本小册子,正是上海首份《我身边的信息安全》市民手册,由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编写。
为了让该手册更好的服务市民,既贴近生活,又能切实提供帮助和指导,市网安办特意邀请了上海市国资委信息化管理处、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上海市律师协会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市民信箱等单位的各路专家,对手册初稿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因长期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的最新动态,本报记者也特别受邀出席,并带去了很多读者反映的困惑和碰到的问题。
据悉,该手册将在今年11月“上海市信息安全周”期间免费向市民发放。除了发放纸质的手册,全部内容还会通过手机APP、微信等形式向市民免费推送。
技术防范是手段 培养安全意识是关键
翻开手册初稿,记者看到,针对市民身边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手册都提供了案例分析和防范提醒。参与编写的工作人员介绍,信息安全不只是技术问题,更多时候其实是一种习惯和意识,这一点迫切需要宣传和引导。第一步,要让老百姓脑子里有信息安全这根弦;第二步,才是技术手段。
现场有专家指出,像密码管理是人人都在经历的事,但很多人在邮箱、QQ、微博、支付宝中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支付宝等重要网站的防护等级可能较高,但邮箱的防护等级就偏弱。一旦邮箱密码被盗,其他的账户都可能遭殃。
还有很多网站注册时要登记邮箱,在启动“找回密码”功能时,会把网站新密码发到注册邮箱内。然而,一旦邮箱密码被攻破,不法分子完全可以通过曲线迂回的方式,利用“找回密码”功能,同样能攻破防护等级较高的网站。
还有专家认为,很多人仍然习惯使用弱密码,比如用“123456”“888888”或者本人生日等作为密码,这些也很容易被人破解。专家提醒,密码保护的核心是进行分级管理,按照重要程度设置不同的密码。为了防止密码太多容易混淆,还应该设置自己的密码规则,比如事先设定好特定的数字、字母组合。
为避免隐私泄露,专家还提醒,在注册网站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身份证号码。此外,有些人习惯在微博、微信上晒宝宝的照片,这也存在一定风险。
【案例解析】
身边的信息安全
智能手机
案例:使用打车软件3天用掉1G流量
“我的手机套餐每个月有800M流量,平时根本用不完,怎么这次才用了3天,流量就超标了?”近日,家住浦东的张先生反映,自己通过手机流量监控软件发现,排在流量排行榜第一的竟是一款打车软件,仅3天就被耗掉1G流量。卸载该软件后,手机流量又恢复了正常。然而,尽管张先生怀疑是打车软件搞的鬼,却没有任何证据。他找运营商查证,也被告知无法查询。
昨天,记者采访一些安装了打车软件的出租车司机。司机们表示,他们每完成一笔业务都会从乘客那里得到“加价费”,从5元到几十元不等。比如,下雨天下班高峰期,在恒隆广场门口会出现加价50元打车的情况。司机们还透露,除了这笔钱,出租车司机还会从打车软件公司处获取奖励,一般是以手机话费的形式充给司机。文章来源: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