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深度伪造、流量造假……一律禁止!3月1日起,《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开始实行,围绕网络信息内容,明确违法行为、划定平台责任、说明监管办法,意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
据权威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民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六成。这意味着,“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再是一句口号,网络正是现实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渠道,网络之上发布的内容、呈现的图景,直接构成网络生态,也深度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然而,随着使用频率提升,越来越多人看到,网络空间并非“世外桃源”。各类营销号把炒作当生意,为了赚流量、博眼球,全然不顾恶劣的社会影响;不良平台上,“标题党”层出不穷,文不对题已成常态,视频、直播等更是光怪陆离。而“键盘侠”们则匿名隐身,一言不合就口出恶语,甚至人肉他人,制造网络暴力;某些“公知大V”揣着不为人知的心思,热衷于批判一切、制造对立,还自称“舆论领袖”……若任由杂草丛生,不仅会导致网络空间乌烟瘴气,更会严重污染舆论场整体环境。
公众对网络内容乱象早就深恶痛绝,为何却始终难以禁绝?一方面,有人借概念混淆视听,把脏话连篇当观点交锋,把传播谣言当信息共享,把弄虚作假当营销范本……当恶行披上了“正义”的马甲,往往难以辨别,误导作用更甚。另一方面,在庞杂的乱象面前,监管失之于宽松软。以现有治理经验来看,对不良信息内容发布者,常规处理方式仍是封号、禁言,但“对号不对人”会给违法者留下另起炉灶的空间,治标不治本。低违法成本与高违法收益,自然助长了恶劣言行。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当前社会,信息封闭固不可取,但仍要意识到,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放任自流,一旦罔顾道德底线、逾越法律边界,就必须付出应有代价。恶劣信息内容发布虽在网上,但影响早就延伸到了现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依法严惩也必须突破封号、禁言等网络之上的手段,落实到现实中去,具体到人员、团队等。还要看到,网络信息极为庞杂,仅靠官方监管力量明显难以覆盖,必须畅通举报路径、维权路径,调动起最广大的人民力量。唯有如此,方能最大限度让胡作非为者受到惩治,给蠢蠢欲动者划出红线。
网络如大海般广袤,更应像星辰般明亮。实现这一美好愿景,需要每一位网络行业从业者、每一位网民自律,也需要监管者尽责。期待此次规定充分落实,尽快净化网络环境,还大众一个清朗的精神空间。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长安观察出品,首发在今日头条平台
文章来源:长安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