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2011年1月21日,微信推出,到今天超过11亿用户,8年时光中,微信从“孩童”走向“成熟”,更从另一个维度改变与呈现着无数人的生活。与此同时,微信的发展经历也折射出了国家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对国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目前微信与WeChat合并与活跃账户数达11.33亿;消息日发送次数超450亿;音视频通话次数超4.1亿。在出行、零售、餐饮、公共服务领域,目前微信支付的日均总交易量超过10亿次,连接5000万个体商户与商家,从社交到商业,微信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数据背后的国民生活变化
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与创新,为国民生活提供了丰富便捷的工具。从沟通方式到交互方式、从日常工作生活到节假日休闲时光,国民的幸福生活也从线下行为反映到线上数据指标。微信作为一款拥有11.33亿月活的国民超级APP,正记录着这些数据指标背后的国民生活方式变化。
从1.0到7.0,微信最核心的聊天功能不断在进行优化,而围绕这个核心功能,微信也逐步实现了从通信工具—社交平台—移动互联网枢纽—移动商业城池(帝国)的进化。1.0版本的微信,只有设置头像和微信名、发送信息、发送图片、导入通信录四个功能;进入2.0、3.0时代后,语音通信功能、摇一摇、发送视频消息逐步走入用户的生活;4.0版本为微信开启了全新时代,“通过朋友圈你可以了解朋友们的生活。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微信5.0开始成为移动互联网枢纽,微信支付、公众号服务号成为重磅功能。从6.0时代开始,微信坐拥了国内移动互联网半壁江山,6.0 for iOS版本上线,微信红包来了。微信7.0时代,用人的连接塑造内容和社交形态,这个版本更好玩,也更“好看”。微信接管大半个中国的社交,即使是极其微小的功能改动,都会被放大到千万级甚至亿级。这些功能会变成一种趋势、现象甚至生态,带着用户共同经历移动社交演变的各个阶段。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影响着人们每天的生活,更是在春节这样的节日中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每年春节人们送祝福的阵地开始从短信迁移到了微信,而依托微信,新年祝福的形式也悄悄发生着变化。从2014年开始,微信红包几乎成为了一种中国人的新年俗,不管钱多钱少,抢得着抢不着,大过年的看着满天的红包横飞,所有人都乐在其中。每当过年过节微信热闹起来时,表情总是不输文字的表达方式之一,而表情对于不同年纪的人也有着不一样意义。
微信支付“滴”出来的智慧生活
我们的日常生活就从微信支付“滴”的一声开启。如今越来越多人使用微信小程序搭公交地铁,吃饭购物通过微信扫码付款,足不出户缴纳生活水电费,就连办理证件、看病就医等公共服务都可以通过微信一键解决。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移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迎来了新数字时代带来的变革。这股数字变革潮流已从最初的通信领域扩散至社交、支付、管理等领域,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移动支付带来外卖、线上订票、共享单车等,国民的吃喝玩乐游购娱因此而发生巨大变化。上到一线城市,下到乡间,这种生活方式无差别地在全国各个角落发生,形成一种高效、低碳、公平的智慧生活。微信支付推出的零钱通、亲属卡等工具,也让理财、孝敬父母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2017年推出的小程序如今已经成为各种消费场景中很普及的轻应用,小程序+微信支付构成了最简单的B2C闭环。2019年上半年电商小程序交易量是去年同期的27倍,小程序已成为零售行业加码经营能力的标配工具。快餐成为扫码点餐最活跃场景,追求效率的大城市人群,微信支付让快餐能更快一点。无论是公共出行领域,还是微信车主服务,微信支付在出行领域的发展脚步逐渐加快,全国431个城市的市民都可以享受智慧出行的方式。以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生活缴费+城市服务等工具和渠道,微信支付与不同的合作伙伴打通了政务民生的体验闭环。微信支付接入医疗机构后,压缩了就诊时间,缓解了排队长看病难的问题。越来越多高校、培训机构接入微信支付,同时,微信支付也逐步拓宽校内使用场景,真正做到“一个微信支付,满足了校内多种场景所需”。微信支付目前已覆盖免押金场景如共享租赁、酒店预订,以及先享后付场景如无人货柜、网约车、物流快递、娱乐设备、机上购物等。
指尖上的“政府”让用户少跑路多办事
互联网的高效低碳是其最迷人也最实用的一面,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必为了一项公共服务,请假去各个部门跑手续。“电子政府”正在帮助人们少跑路、多办事,并逐渐从单一服务向一网通办趋势演进。微信城市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362个城市,提供服务涉及公安、交管、税务、医疗、教育、住房、民政、交通、气象、加油、生活缴费、文化生活等30个类别,上线超过9900项服务,累计服务用户超过5.7亿。
想办个手续,七弯八拐地跑了一大圈证明,期限都要过了还没办完,怎么办?临近毕业,找工作要求一大堆,可是四六级、普通话证书不见了,怎么办?遇到警察查车,临急临忙才发现驾驶证忘了带,眼看就要罚款扣分,怎么办?由国务院办公厅主办的“中国政务服务平台”小程序则让全国业务通办更方便。只要在中国境内,是中国居民,就可以用它随时办理国家六个部委相关的基础民生服务。曾经要跑遍全城甚至全国、踏遍各个政府部门才能拿到的一纸证明,现在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获得。除此之外,“中国政务服务平台”涵盖了200多项覆盖面齐全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的愿想,只需轻松刷脸即可实现。在司法领域,大家可以通过它获取法院相关的大量实用信息;如果是生意人,小程序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能为生意安全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包括中国驻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阿联酋等在内的近20家驻外使领馆已接入或正在开通微信支付。中国公民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旅行遇到证件丢失等紧急情况到使领馆寻求帮助时,也用微信支付进行付款。2017年3月,首个部委小程序“外交部12308”领事保护小程序正式上线,在境外的中国公民除了电话拨打“12308”热线求助外,还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发送语音、文字、图片等信息,如果在国外受困又不知自己身处何方时,只要发送定位的截图照片就可以实现实时求助。微信支付现已覆盖了49个国家和地区,16个币种,除了吃喝玩乐等消费场景之外,还有医疗、教育等各种民生政务服务和领事服务等方面为中国公民提供便利支持。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