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阿里巴巴CEO张勇针对B端市场发布了阿里商业操作系统,巧合的是,阿里系统战略披露前两天,张小龙(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在微信公开课反复强调微信的工具化定位,这种坚持在小程序和公众号等toB业务上也不曾动摇。区隔化的战略让阿里、微信进入产业互联网的路径浮出水面,简单说阿里是做整合化服务,微信则提供相对独立的技术工具。
toB的不同路径
在造概念、推理念这件事上,阿里总能先人一步,先是两年前提出“新零售”,2019年开年又竖起商业操作系统的旗帜。
据张勇介绍,这个商业操作系统是针对B端市场,希望能够帮助所有企业在“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制造、服务、金融、物流供应链、组织、信息技术”等11大商业要素上实现在线化和数字化,支持它们全面走向新零售。
张勇认为,单一的工具、业务已难以满足需求,帮助它们转型的系统和网状化格局格外重要。“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是一种赋能,而不只是提供工具。工具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而系统可以解决系统问题。”
不过,微信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径:做工具。这是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的4小时演讲中不断提及的一个词。在他看来,“做一个好的工具、可以陪伴人很多年的工具,是微信一直坚持的底线”,这也是微信的第一个原动力。
虽然没有直接披露toB市场的战略,但是在谈及小程序这个突出的B端业务时,张小龙同样提到了微信的原动力,他称,“小程序的使命是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和获得回报,微信不能因为拥有流量就要分发流量,让小程序来体现这个流量价值,这不符合微信‘让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的第二个原动力”。这也是小程序要去中心化的原因。
“简单点说,就是微信只给B端用户提供一个技术平台,一些相对独立的功能,但是它不做中心化,不帮你直接导流,相对而言比较保守。”比达咨询分析师李锦清这样认为,“而阿里给B端客户的是一个整合后的服务,对比微信,服务得更深入,比较激进。”
亿欧副总裁由天宇拿武侠做比喻,“阿里就像日月神教,口号是‘一统江湖’,先提出一个理念和框架,再往里面填功能和模块。微信像少林派,说的是‘练武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习惯把事情往小往具体说。张小龙常常强调最内核的东西和功能,认为做好这些,自然就会有辐射”。
营收基因驱动
阿里从大到小,微信从小到大。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战略差异?在智云图品牌资讯公司创始人姜晓峰看来,是因为两家的基因各异。“从阿里巴巴、淘宝、天猫到阿里云,阿里擅长做平台和系统,面向的是商业;而腾讯从QQ到微信,擅长做工具,面向的是社交和生活”。
他拿小程序举例,其实小程序和公众号才是微信典型的toB业务,而非企业微信,但是小程序更多还是个营销工具,“主要还是获客、提高黏性和产品销售。使用主体是企业的市场部,并没有其他系统性功能,比如物流、财务、行政、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等”。
从企业服务的对象来看,两者也有较大差别。“阿里主要以零售场景为主,它的业务基础是电商,通过电商连接消费者和商家做服务。”由天宇说,“阿里的商业系统更像是产业链,在零售场景下提供很多能力。”此外,阿里的运营能力更强,运营能力搭配整体性的系统打法会被放大。
由天宇进一步说,“微信是以沟通工具为目的开发的,它没有行业属性,谁都可以用,通用性很强,正因为这样,微信更像是一个支撑性的工具,是典型的用户产品,用户体验非常重要,这影响了微信做toB业务的节奏和战略”。
其实, “通用的产品”也是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提到的一个概念,他将德国产品设计师Rams总结的好设计的十个原则之一做了改动,认为好的产品应该是通用的产品。
阿里和微信的态度从它们的品牌slogan上就能看出差异,阿里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有明确的toB倾向。微信觉得“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觉得“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微信始终以用户体验为重。
对比财报,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始终是营收的最大来源,这板块就是toB业务,在2018年三季度(自然季)为725亿元,占比超过85%。微信虽然没有独立的财务数据,但从整个腾讯来看,C端用户带来的增值服务贡献了最大的营收,该数据在2018年三季度为440.49亿元,占比55%。依赖微信10亿用户的庞大体量,朋友圈和小程序广告带来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11.57亿元,如此对比足以看出微信对toB业务的克制。
瞄准产业互联网
尽管策略不同,但是阿里和微信发力toB业务的目的一致,这也是头部互联网企业不得不走的路径。
用户红利见顶只是时间问题,商业变现的未来在B端。狭义上讲,toB业务就是产业互联网所指,云计算是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在此之间,将各个环节数字化,这中间所需要的各种服务,是阿里和微信瞄准的场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达55%。企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由天宇认为,“现在的商业环境正在一个过渡期,从物理世界向纯数字世界过渡,阿里之前在一部分场景和业务上提供了数字化服务,他希望在未来的全部数据化场景下,成为重要的服务商”。
不过,大部分企业做B端业务,都是从单一的功能横向纵向拓展。阿里的路径其实也是从点到面,只不过现在是系统性输出。谈及阿里的策略是否具有通用性,由天宇提出,不能简单地做量级上的对比和行业对标。“要看这家企业是否具有全产业链服务的能力。”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