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促销信息、团购消费、在线视频……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二维码成了很多手机用户的选择。除了手机移动互联网,电视媒体也开始利用二维码方式提升与用户的交互程度,甚至街头小广告也用上了二维码。
二维码虽然好用,但也隐藏着安全风险。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借助二维码传播恶意网址、发布手机病毒等不法活动逐渐增多,应选择安全可靠渠道的二维码进行读取。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了解到,四川暂未接到类似投诉,但也提醒消费者注意。
一名手机软件工程师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二维码是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的。制作者可以将一些文字、网址等信息制作成二维码,生成方式比较简单。目前,网络上有大量的二维码软件、在线生成器方便人们制作二维码,几乎不存在制作门槛。而一些不法分子会将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生成一个二维码,对外宣称为优惠券、软件或视频等,以诱导用户进行扫描。因为二维码一般自带了一个网上浏览装置,消费者在扫描时,如果用网址信息,二维码会自动将网址打开。如果这个网址是病毒软件或插件的下载地址,手机就会被下载安装这种病毒软件,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
针对这种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市民,目前部分手机安全软件或与二维码扫描软件合作,或独立推出了带安全检测功能的二维码扫描工具。消费者最好下载这类扫描工具。
同时,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消费者选择来自安全可靠渠道的二维码进行读取,一般通过知名公司生码平台所生成的二维码优惠券、公开发布的广告中的二维码,不易被篡改替换。而对于来历不明的二维码,特别是路边广告、电梯内广告、广告宣传单、不明网站的二维码,消费者不要盲目扫描,如果扫描确有必要,最好提前检测。
文章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