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苹果公司的“降频门”闹得沸沸扬扬,因为苹果公司对其旧款iPhone手机产品进行了“降频”操作,以保护电池稳定性,防止手机意外关机,结果广大苹果用户不干了,美国参议员要求其再作解释、韩国数万人集体起诉、上海市消保委发出查询函....直到现在事件还在继续发酵,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块小小的电池。
众所周知,锂电池使用的的时间越长,电量流失的越快,容量也会随之下降。通常一部手机在正常使用一年左右后,手机的电池容量就会下降到80%左右,而且无法逆转。受制于锂电池的锂离子元素的特性,目前只能通过更换电池来解决这一问题,而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发明了一项新技术可让电池恢复到95%的容量。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制锂电池新技术(图片来自网络)
南洋理东大学教授Yazami称,此项发明可以将电池在10小时内恢复到95%左右。是在每个锂离子电池中的两极又增加了一个电极,第三个电极将残留的锂离子从一级排出到另一极,从而消除电池储存过多的“杂质含量”。锂电衰老主要原因是锂正极积累锂离子结晶杂质造成导电不良,在正极与负极间加一级有效的化解锂离子结晶杂质到第三极,等于清洗正电极加强导电性能,延长锂电寿命。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一台原型机上实验成功,苹果、三星等巨头都对这项技术很感兴趣,如果这项技术真能运用到手机上,那手机的续航问题就再也不用担心了。
Yazami教授还称,该项发明将来可以不光造福于手机行业,还可以改善电动汽车的电池行业。同时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还能降低每年人类因过度消费锂电池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不过,对于电池制造商来说,这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制造商很有可能故意延缓这项技术的大规模采用。
文章来源: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