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新闻

电子身份证来了 就能安全“隐身”吗

编辑/作者:安安 2017-12-29 我要评论

如今这个时代,互联网似乎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切可以和天南海北的各路网友肆意畅聊;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能将全国甚至全球的好物纳入囊中;同城快递可在两小时内解...

  如今这个时代,互联网似乎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切——可以和天南海北的各路网友肆意畅聊;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能将全国甚至全球的好物纳入囊中;同城快递可在两小时内解决送货问题;还可利用网络和摄像头随时观察家中发生的情况……过去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都被轻而易举地实现。

  然而,方便快捷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危险。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国通过不同渠道泄露的个人信息达65亿条次。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人的信息被至少泄露了5次。

  近日,公安部终于放出“大招”,电子身份标识载入手机卡的时代即将来临!将极大程度提升个人隐私安全。

  笔者了解到,电子身份标识简称“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简单来说,eID就是公民在网络上的一个身份标识。它既不是明文的身份信息,也不是像身份证那样的证件。这项技术最关键的是:未来,当你使用载有eID的银行卡或手机卡进行交易时,网站后台可以在线辨别eID的真伪和有效性,不用再保存用户的身份信息!

  也就是说,你使用搭载了eID的银行卡或智能手机时,不需要在网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就能方便地进行网上交易。

  不过,相关信息安全技术专家还是产生了担忧:微信作为一个社交平台,它在支持电子身份证的同时,如何保证信息安全?比如,如果用户的微信账号被盗了(这是普遍现象),电子身份证的信息是不是也就被泄露了?所以,是否需要单独为电子身份证进行密码设置,以保证即使被盗号仍然有最后的一道安全屏障?

  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应注意或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保护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及其他个人隐私信息,不要随意把这些信息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告诉别人,无论你觉得这个人有多么可靠。

  二、保护私人电脑和手机安全。如,通过安装防火墙等方式,阻止入侵者远程访问个人计算机和手机;使用复杂密码,提高黑客解密难度;不用电脑时,一定要关机。

  三、合理清理“信息垃圾”。丢掉含有私人信息的文件前,先清理个人隐私。

  四、仔细阅读银行对账单、账单及信用卡报告,确认没有可疑交易。

  五、网上购物时,首先要在输入信用卡和个人信息之前,确认该网站是否安全。

  笔者了解到,下一步的电子化不会局限于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护照、社保卡等等重要身份证件或将全部实现。(戚晨)

文章来源:和讯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第二届华为DIGIX安全攻防大赛正式开幕

    第二届华为DIGIX安全攻防大赛正式开幕

  • 严把网络安全关|CIS 2020天威诚信精彩亮相

    严把网络安全关|CIS 2020天威诚信精彩亮相

  • 鼎和保险公司荣获CIS2020中国网络安全创新年度金

    鼎和保险公司荣获CIS2020中国网络安全创新年度金

  • 通付盾荣登《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100强》榜单

    通付盾荣登《2020中国网络安全产业100强》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