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安全

网警求交往?闹剧背后折射个人信息安全隐忧

编辑/作者:安安 2019-09-16 我要评论

9月12日晚,网友@ooooviki在微博发文称,有网警违规查询其个人信息,并要求她做他女朋友。事件随即迅速发酵,装傻泄密监守自盗郑州网警微博的评论被情绪激动的网民集...

  9月12日晚,网友@ooooviki在微博发文称,有“网警”违规查询其个人信息,并要求她做他女朋友。事件随即迅速发酵,“装傻”“泄密”“监守自盗”……郑州网警微博的评论被情绪激动的网民集体围攻。(9月15 日 澎湃新闻)

  事情很快发生了反转,43小时后,郑州公安发布通告,真相竟然是该网友的男友为考察恋爱忠诚度,找网站测试员冒充“网警”完成的一次测试。

  闹剧就此收官,两个人的恋爱也最终谈成了三个人的寻衅滋事。网民们被这出闹剧耍得团团转,纷纷回过头为自己不理智的行为向郑州网警道歉。但在反省情绪化的冲动言论以外,这条微博引发的网络舆情和广泛关注也侧面证明,大数据时代下网民们对个人信息泄露的忧虑与不安。

  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让网民处在了真空的玻璃球之下,公民的个人信息几乎无处遁形。电商了解你的消费需求,专车清楚你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你财产变动……个体的身体、位置、通信、征信、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成了“透明人”。

  根据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在网民遭遇的各类网络安全问题中,个人信息泄露占比达到了24%。这些被云端记录着的隐私也像云一样飘忽不定,下一秒或许就被掌握在黑手之中。

  在本次事件中,作为最具公信力的公安机关,它掌握着最权威也最全面的个人信息,也更应受到严密的保护。一旦公安的数据库可以任意进行非法查询,那么每一个个体将几乎没有秘密可言。

  现实中,公安机关内部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查询个人信息的案件也不时发生。2017年6月,中山市民警徐国标违规查询、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出售获利,被开除公职;2018年4月,宁波民警詹某帮朋友查询信息,朋友根据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詹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刑;2018年5月,台州民警池文非法获取行踪轨迹、住宿信息、车辆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1000余条,被刑事拘留……隐私不仅在互联网公司的云端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在权威机关内也存在着一定风险。正是这样担忧的存在,才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数字化经济全面发展、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当下,飞速“裸奔”的隐私也时刻证明着网民们的担忧和恐慌并非空穴来风。如何保障好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让网民面对类似事件多一些镇定和底气,是这场闹剧之后缭绕不去的回音。

文章来源:红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工信部通报下架26款APP 包含吉祥航空旗下九元航

    工信部通报下架26款APP 包含吉祥航空旗下九元航

  •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 建立统一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 建立统一

  • 当心!这17款App正在偷窥你的隐私

    当心!这17款App正在偷窥你的隐私

  • 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滥用 须用"猛药"来

    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滥用 须用"猛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