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安全

新京报谈用隐私换便捷:丧失安全将成“饮鸩止渴”

编辑/作者:安安 2018-03-28 我要评论

原标题:允许隐私换便捷?丧失安全将成饮鸩止渴 用户的不敏感恰恰说明公众隐私被侵犯之普遍,使本应被注意的隐私问题内化为个体的默认潜规,将此蒙上了便利的合理...

原标题:允许“隐私换便捷”?丧失安全将成“饮鸩止渴”

  用户的“不敏感”恰恰说明公众隐私被侵犯之普遍,使本应被注意的“隐私问题”内化为个体的默认潜规,将此蒙上了“便利”的合理化面纱。

▲ 李彦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李彦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盘和林

  Facebook数据丑闻未平,李彦宏又把这一话题“接龙”到了中国。3月26日,其公开演说称,“中国人更开放,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如果他们可以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引起广泛争议。

  事实上,这一观点本质是把公众隐私权置于商业化等价交换原则之下,即以隐私权让位于便捷性。

  不可否认,数据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无论新闻推送,还是阅读喜好,甚至订购外卖,服务商们“比我们自己还要了解我们”,呈现出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你想要的。

  然而,这种看似的“便利”却使得数据营运商不规范的授权渐被“合理地忽略”。如今,无论手机厂商还是app开发商,使用第一步便是授权,即用户愿意将隐私供给后台。随着这一操作的普遍化,使得“授权”——本供商家与用户达成协议的初衷被内化,甚至成了使用软件的“必备条件”。这便是所谓用户“没那么敏感”的首要前提。

  更进一步,若以商品市场等价交换的视角审视,公众隐私权与便捷性是一次等价交换吗?隐私作为商品的特殊性,其收益与成本的衡量具有天然不对称性,作为一种信息型的商品,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厂商在获取授权后,你的隐私便不再是隐私,即便撤销授权,相关数据也已难收回。这是互联网时代,必须将公众的隐私安全摆在首位的原因。

▲ 扎克伯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扎克伯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Facebook也遭遇同样问题。剑桥分析,打着学术旗号收集数据,但却“顺便”坑了可怜的Facebook,后者在突然间就接到了2万亿美元罚款并受到公众谴责,这个时代,数据是个人无比珍贵的财产,Facebook泄露事件不仅影响到了受众个人生活,更影响到美国大选。倘若“便利”换来的是不理想的总统,这种事情民众真的愿意接受吗?

  诚然,互联网公司需要数据,但在数据保护上的工作真的做到位了吗?接到骚扰电话或骚扰短信已不新鲜,甚至一些关键信息也被暴露,在公众愤怒找寻数据泄露源头之时,却被贴上了“对隐私不敏感”的标签。

  此前,运营商明码标价用户手机号码,通过出卖用户、收集信息来赚取非法收入,国内相比国外确实在维权意识上有一定欠缺,但这并不意味着“隐私换取便利”的合理性。

  相反,用户的“不敏感”恰恰说明公众被侵犯隐私之普遍,使本应被注意的“隐私泄露”内化为个体默认潜规,甚至将隐私权的“被出让”蒙上了“便利”的合理化面纱。看来,强化隐私安全保护意识迫在眉睫。

  正如扎克伯格在道歉信中所说“我们有保护你的信息的责任。如果我们做不到,我们就不配拥有”,中国用户并非对隐私不敏感,而是缺乏对隐私和便利价值的衡量,不是在隐私问题上更加开放,而是在长时间地被代表与捆绑式授权下丧失了反抗的能力。

  至此,没有隐私安全的便捷性,只能是互联网“饮鸩止渴”。

  □盘和林(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首席经济学家)

责任编辑:张岩

文章来源:新浪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工信部通报下架26款APP 包含吉祥航空旗下九元航

    工信部通报下架26款APP 包含吉祥航空旗下九元航

  •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 建立统一

    德国通过《信息技术安全法》修订草案 建立统一

  • 当心!这17款App正在偷窥你的隐私

    当心!这17款App正在偷窥你的隐私

  • 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滥用 须用"猛药"来

    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新技术滥用 须用"猛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