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播报

网络消费时代 谁来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作者:安安 2018-01-12 我要评论

原标题:我的信息,你不该知道那么多!(民生视线) 人民视觉 今天,最懂我们的似乎是互联网。电商了解你的消费需求,专车清楚你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你财产...

原标题:我的信息,你不该知道那么多!(民生视线)

  人民视觉

  今天,最懂我们的似乎是互联网。电商了解你的消费需求,专车清楚你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你财产变动……个体的身体、位置、通信、征信、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成了“透明人”。

  然而个人信息并不安全。美国优步、雅虎等知名公司的用户数据库被黑客袭击;京东“内鬼”与犯罪团伙勾结,盗用客户信息……2017年3月公安部开展了打击整治黑客攻击破坏和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仅4个月时间就侦破相关案件1800余起,查获各类被非法倒卖公民个人信息500余亿条。这些案件的曝光,令人们心惊——“我的信息为啥你知道?”成了网络消费时代的普遍焦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解决网上虚假信息诈骗、倒卖个人信息等突出问题。个人信息泄露、盗窃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谁来为个人信息安全保驾护航?请看本期报道。

  ——编 者

  隐私在“裸奔”,最怕“有心人”

  领礼品扫码,自动跳转钓鱼网站;连接某些共享充电宝,手机却被“共享”

  家住山西太原的张艳是位网购达人,她拿到快递后,不是匆匆忙忙拆包裹,而是用黑笔把快递单上的信息涂抹掉。这一习惯的养成,源自她个人信息多次被泄露的经历。

  “有一次我网购衣服,收到快递没多久,就接到自称店铺客服的电话,说衣服有质量问题,退双倍钱。”张艳说,对方进而询问支付宝等信息,让她起了疑心,挂断电话。随后张艳在这家店铺的留言看到,不少顾客都有过类似遭遇。

  “骗子不仅选择了恰当时机打电话,而且能准确说出所购商品的型号、颜色等,人们很容易上当。”张艳说,虽说互联网带给生活诸多便利,但每天都能收到骚扰短信、垃圾邮件、诈骗电话,不胜其烦。“注册账户、下载软件时不停地提交私人信息,也不知道我的信息是从哪个环节泄露出去的。”张艳很懊恼。

  网络消费时代,个人信息在“裸奔”,安全风险日益凸显。360发布的《2017年手机安全风险报告》印证了这一点:仅第一季度,360安全卫士就拦截了24亿条垃圾短信,其中1.82亿条是诈骗短信,绝大多数伪装成电商和银行通知,容易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李江予说,从网购、网约车到在线教育、智能家居,互联网正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都被网络覆盖,被各类移动终端包围,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被互联网深刻改变。对于这些新产业、新业态来说,谁占有充足信息,谁就能占领市场制高点,商家必然绞尽脑汁收集客户信息。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个人信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泄露风险。

  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专家马瑞凯指出,人们在网络上的一举一动都能被数据化。“个人信息可用于精准诈骗,提高犯罪成功率,不法分子采取五花八门的手段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只要‘有心’,就可能成功。”

  网络安全工程师、上海岂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资深技术顾问游浩源认为,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途径主要有两个:黑客主动攻击知名度较高的企业网站,获取用户数据,或要挟企业支付赎金,或到黑市上交易;企业内部员工和不法分子里应外合,比如快递单是不法分子的“香饽饽”,快递公司员工成为黑色产业链中的重点突破对象。

  “后一种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了公众的防范意识不足。”游浩源介绍,小区、地铁里经常会有扫码领奖品的活动,手机一扫就会跳转至钓鱼网站。有些车站、便利商店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共享充电宝,后台人员通过数据线自由“出入”个人手机。各种钓鱼网站、木马病毒伪装成正规网站,诱骗公众点击。有些人热衷于在社交网站晒生活,信息也会被不法分子抓取。

 黑色交易猖獗,紧盯百姓钱包

  盗取手段精细化,犯罪主体组织化,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链条

  为何不法分子使出浑身解数盗取公民个人信息?马凯瑞说,信息是互联网经济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正规商业机构为之激烈竞争,不法分子也想分一杯羹。据推测目前我国网络非法从业人员已超150万人, 相关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千亿元级别。高额的经济回报、较小的难度要求、较低的犯罪成本,引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去年5月,最高检察院公布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典型案例说明了这一点。广东省河源市的章某从互联网非法购买学生信息,冒充教育局、学校教务处的工作人员,以获取国家教育补贴款为由,诱骗学生家长通过ATM机转账到指定账户。截至查获时,章某共拨打诈骗电话4000多次,骗取11多万元。在另一起案件中,张某在购物时偶然发现某电商平台有技术漏洞,就委托他人,编写恶意程序,进入后台盗取客户订单信息1万多条,在网上分批倒卖给姚某,姚某再加价倒卖,牟取不正当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介绍,这些典型案例有共性,即盗取手段精细化,犯罪主体组织化,信息需求、盗取、交易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链条,不法分子分工专业、配合高效,流窜在各个论坛、微信群等,隐蔽性很强。

  “围绕黑色链条,还有一些外围产业,比如专门提供各类技术设备的,专门负责海外洗钱的。”游浩源说,这些黑色交易如涌动在地下的暗流,盘根错节,贻害无穷。

  “说到底,黑色交易盯上的还是老百姓的口袋。”马凯瑞介绍,不法分子编排巧妙的“剧本”,仿冒公检法部门,实施色情、赌博恶意营销等,抓住公众的心理弱点实施诈骗。

  然而,一边是不法分子集中火力,寻找漏洞;另一边是企业,特别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事无巨细地收集用户信息。北京一家外企白领王妍平时工作压力大,睡眠状况不太好。同事给她推荐了一款监测睡眠质量的软件。下载过程中,王妍发现该软件除了要获取性别、年龄、电话、微信头像等信息外,还要求开通自动定位权限。更让王妍感到冒犯的是服务条款里的话——在您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将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但不限于以上,并将这些信息整合。

  “首先我并不自愿,如果不提供详细信息,就无法使用相关服务。其次条款中提到,开发商将整合数据和第三方合作,但与谁合作,如何使用,怎样管理,消费者却无权知晓。”王妍最终删掉了这个软件。

  游浩源对此深有感触。他通过后台监测一款小额贷款的APP发现,开发商通过技术手段,能够获得用户手机系统最高管理权限,“贷款公司通过查看用户是否下载其他贷款软件,判断信用条件。虽说是出于风险管控的考虑,但是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而且普通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

  “企业应该明白,个人信息收集得越多,安全隐患就越大,肩负安全管理的责任也就越重。”朱巍介绍,基于大数据为消费者精准画像,是互联网经济的突出特征,“但是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坚守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收集何种类型信息,用于何种用途,要征得消费者同意,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打技术补丁,堵制度漏洞

  大量个人信息飘在“云”里,易发生系统性风险,“九龙治水”局面亟待改观

  “空中飞人”冯铭经常出差,他习惯在线预订机票和酒店,不仅省时,而且常常有优惠。有一次他用国内某在线网站预订酒店,到了支付环节,客服人员让他提供信用卡做担保,索要了他的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CVV码,并当众读出,这让他倍感担忧。

  “我可以提供信用卡信息,但是你必须严格管理。有了这几个号码,信用卡被盗刷的风险很大。客服人员如此草率对待,说明企业对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十分粗放。”他事后注销了这张信用卡。冯铭的谨慎不无道理,不久这家在线网站被爆出有技术漏洞,部分客户的信用卡存在严重风险隐患。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经济犯罪法律部副主任翟振轶介绍,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向他人非法提供。一旦发生泄露、丢失,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翟振轶说,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总则》《网络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九)》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犯罪要件等,织密了法律保障网络。比如,当相关主体以出售、提供、窃取或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超过一定数量时,就构成刑事犯罪,可以说很具有威慑力。

  “但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管理权分散在不同部门,工信、工商、公安等都能管,但都管得不彻底。”翟振轶说,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紧密配合,不能让公众求助无门。

  企业也责无旁贷。翟振轶说,现在不少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保护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加大投入,购买技术服务,打上技术“补丁”,完善管理制度,防止“内鬼”的出现。比如几家快递公司推出电子扫码面单,尽量隐去快递单上的个人信息,受到消费者欢迎。

  但整体上,当前企业的技术、管理手段仍跟不上现实需求。游浩源介绍,首先,个人信息会在企业各部门之间流动,许多员工都能接触,风险点很多。以电商网站为例,从技术、市场到客服都有一定的数据访问权限。不法分子可通过各种手段利诱工作人员,为其提供服务。其次,不同企业之间合作时共享数据,导致信息安全存在系统性风险。“大量的数据都存储在‘云’里,企业不仅要保障自家数据库的安全,不同的企业更要一起保障‘云’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企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意识还不够。”李江予说,升级信息保护系统,对企业而言,意味着投入增加。互联网企业不少是创新型公司,实力较弱,对长远利益考虑不足。应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对企业信息安全工作开展监督、评价和评级等,督促企业重视这一问题。

  个人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等损失,如何维权?翟振轶说,此类案件因金额小、数量多,公众想要挽回损失,确实比较困难。但不能选择忍气吞声,应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如果一定时期内,报案和投诉集中在某个企业或某个领域,达到立案的标准,相关部门会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措施,维护公众的权益。

  个人也应绷紧信息安全这根弦。冯铭提醒消费者,快递单、收据等重要信息不要乱扔;下载软件要认真阅读隐私条款;在社会网站上尽量不暴露个人信息;分级设置密码;平时多和父母朋友沟通,减少他们被骗的几率。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和个人通力合作,打好‘马赛克’,捂紧钱袋子。”李江予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谨慎购买抖音与今日头条广告中的物联网卡

    谨慎购买抖音与今日头条广告中的物联网卡

  • “格格病毒”潜伏十余年发威 上半年还将“爆炸

    “格格病毒”潜伏十余年发威 上半年还将“爆炸

  • 又被人脸识别坑,南宁多名业主被骗超千万元,

    又被人脸识别坑,南宁多名业主被骗超千万元,

  • 世界十大科技公司榜单,中国两家入围,华为不

    世界十大科技公司榜单,中国两家入围,华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