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手机厂商 > 一加 > > 正文

一加手机的“青春期”烦恼

2019-07-19一加 编辑:安安

  在披荆斩棘路上,创始人刘作虎和他的一加团队遇到了新的问题。

  “依然品控翻车,打开包装就有磕痕,听筒两边都溢胶,摄像头偏移,一加7 Pro准备坐拥年度翻车王称号吗?作为4000元+的手机,技术就那么难攻克吗?”

一加手机的“青春期”烦恼

  6月3日下午,在刘作虎承诺质量声明的微博发布几天后,一个微博名为“Cyrus-chen-”的一加7 Pro用户提出了上述质疑。

  刘作虎的官方声明中,承认一小部分产品在生产控制环节出现了问题,同时表态勒令生产线加强管控。

  然而和“现在的产线已经正常生产爬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财经网翻阅一加7 Pro京东购买评论时发现,关于其“鬼畜屏”(即手机屏幕在不操作时,会自己产生乱点现象)、摄像头进灰、屏幕溢胶等问题的反馈依然比比皆是。

一加手机的“青春期”烦恼

  面对竞争日益残酷的智能手机市场,面对美图、锤子等一波小众品牌的相继倒下,刘作虎和“不将就”的一加的内心起了涟漪。

  锋芒毕露时

  2014年4月23日,北京五棵松万事达中心,刘作虎带着他精心打磨的一加手机初代正式亮相,打出了“不将就”的旗号,初代一加搭载2.5GHz主频的高通骁龙801和3GB运行内存,16GB版本定价1999元。在当时,高级的配置、适当的定价,加上安卓全球定制之父Steve Kondik为操作系统的背书,让一加手机打响了头炮。

  凭着这一场战役,一加赢得了诸多科技媒体“小而美”的评价,纽约时报更将其列为最值得关注的明星级独角兽公司,和Uber、Airbnb比肩。

  在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上,与一加同期成立的还有努比亚、IUNI、荣耀和ZUK等。它们有着相似的创立背景,都是传统手机厂商应对互联网手机始祖小米而催生出的婴儿。

  从销售表现上来看,荣耀最为成功,诞生后的第二年销售额便达24亿美元,而如今已经相当于再造出的另一个华为终端业务。对比之下,更多品牌如金立和它的IUNI早已淡然离场。在那个智能手机市场还未达到天花板的黄金年代,一加每年的出货量不足300万部,在这场硬仗中勉强得以存活。

  但一加又足够特殊,不同于华为与荣耀的共生关系,一加虽然与母系OPPO脱不开关系,但又显得更为独立。一位不愿具名的内部人士对财经网解释道:“OPPO并未对一加控股,只是在产业链上帮忙,实际上两家在市场上还是竞争对手。”

  背靠OPPO强大的产业链,一加的产品有着独特的品牌精神,从一加首代竹质版的设计便可见一斑。刘作虎一直强调手机要做出“品质感”,为了达到最舒适的手握感,他可以反复改模具一百多遍。在当时,业界称一加为手机圈中最追求生活品质的“无印良品”。

  一位已经从OPPO离职的老员工对财经网表示,步步高建立初期没有优势,从DVD到智能手机,凭什么取得一席之地?只能将材质做得比别人好一点、缝隙做得比别人小一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工匠精神吧。

  秉承着这种工匠精神,刘作虎的一句名言在行业里流传:“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是产品出了问题。”

  转变悄然开始

  手机市场风云变幻,蓝海变红,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

  与2014年的一帆风顺相比,2015年一加走得步履蹒跚,根本原因在于团队急于求成,错误地扩张线下门店,直接导致全球出货量未达预期,市场表现的落差犹如当头棒喝,也给了他人崛起的契机。

  这三四年间,同为步步高系的OPPO和vivo宣告崛起,凭借良好的营销口碑发酵和全生态的线上线下渠道,两兄弟一举闯入中国智能手机TOP5厂商。

  此时的一加只能思考自己的扩张失败,2015年11月23日,刘作虎发布题为《聚焦,再出发》的内部邮件,反思一加这一年遇到的种种困难,称核心问题是不够聚焦。

  当Uber斩下高估值之际,一加的放缓,使它并没有如期盼般成为改变世界的科技大鳄,就连戏剧性的成长故事,一加也从未书写。

  为了实现聚焦,一加整理了自己的产品线,面向线上高端,每年只推出两款旗舰产品。这种转变,首先体现在产品的外在感官上,一加想要差异化,却让设计灵魂变得无处安放。

  从一加5开始,所谓的新旗舰并未带来革命性功能,更让人不解的是酷似OPPO R11的造型设计。由于背靠同一产业链,它们的屏幕相同、摄影配置相同、生物识别相同,唯一的不同只能在CPU和操作系统上体现。随后的一加5T和OPPO R11s继续“撞机”,两者采用了相同的全面屏设计,连双摄都统一为双大光圈摄像头,主打暗光拍摄,直到2018年的一加6、6T也未能脱俗,一加的产品备受诟病。

  “遮盖住Logo,你甚至分不清一加和OPPO。虽然有难处,但这种趋同让市场的反馈并不理想。”上述内部人士如此表示。

  OPPO成就了一加,也限制了一加。

  “如果一加突然死了,那一定产品出了问题。这句话,Pete(笔者注:刘作虎英文名)应该已经记不清了吧。”这位内部人士不无遗憾地说道。

  市场的反差

  “活下去,活得更好”,刘作虎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如此对媒体表示。

  无暇顾及产品的品质,如今的一加手机小心翼翼地想要讲好“小而美”的故事,却始终失意与高歌并存。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2018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统计报告显示,当前,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等头部厂商占据了全球近70%的市场份额,自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出现首度下滑以来,存量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5G尚未完全爆发之际,智能手机厂商要想保持增长,也越来越困难。

一加手机的“青春期”烦恼

  在行业集中化的趋势下,每年1000万部出货量成为中国手机品牌的分水岭,这是业内的共识,而一加手机作为数据上的“Others”,自2017年后并未公布过销量情况,据财经网咨询分析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显示,其出货量远远未及1000万台,在与三星、小米的激烈对抗中,面向中高端的一加显得过于安静,缺少爆款、价格不够亲民,导致无法挣脱“小众”。

  更多时候,一加也只能“活下去”,失意也正来自于此。国内市场的几经铩羽,让一加反复审视自己的步伐,无奈之下,刘作虎将聚焦镜头调整至海外市场。

  为了迅速在海外造出声势,一加曾策划过一场名为“粉碎过去”的营销活动。游戏规则是:用户报名,一加从报名者中选出100名,这100名消费者录制将旧手机彻底粉碎的视频上传,就可以以一美元购买一部一加手机。但是活动开始后情势急转直下,很多人没有看清游戏规则,还没有被选中就先把手机砸了……

  热衷于营销裂变的一加,最爱的场景莫过于国外用户排队购买一加手机的火爆场景,这在部分国家的海外社交媒体上几乎无人不知。

  话题度迅速在海外扩散,一路高歌。

  在过去的2018年,一加将销售国家和地区拓展到38个,同年11月,一加又与运营商T-Mobile达成合作,进入美国主流高端市场,这也是首个进入美国市场并与运营商合作的高端手机品牌。

  一加在国际市场逐渐建立起品牌声势,在一众国外极客人士的热捧下,一加逐渐轻视国内市场。

  该内部人士对财经网表示,一加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约在30%左右,而海外市场的销量占比则达到了70%。正是因为海外市场的销量占大头,一加不会将备货重心放在国内市场。现在的团队,更注重海外市场和营销活动。

  轻视的直接后果,是无法及时洞察用户的需求,由于未能预判一加7 Pro发布所带来的关注度,一加的产能问题无法及时疏解,让供货显得尤为紧俏。

  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刘作虎曾接连发布三条微博回应一加7 Pro的供货不足。

  5月22日,他发布微博称,的确很抱歉,这次有点判断失误,12+256高配版准备不足,已经安排紧急加单,请给我点时间。

  5月24日,他再度发声,正在努力调整我们的生产计划,重新分配各个区域的货源,以最快的速度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

  4天后,刘作虎表示总算可以给大家一个交代,多个版本的一加7 Pro可以在一周之内发货并送达至参加了官网老用户专场的消费者手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产能的弥补下,却带来了品控的缺失。

  “一加的产能一直是短板,但在备货的重压之下,是否意味着就可以出现品控问题?”IT分析师孙永杰在接受财经网采访时表示。在他看来,作为一款高端旗舰机,这样的问题出现在向来强调品质的一加身上,实属不应该。一加共享OPPO的产业链,相较于其他手机厂商,已经不需要操心供货商难题,且出货量有限,却做不好品控,这是不该犯得错。

  成立五年,一加走入“青春成熟期”,历经的却是手机市场通信技术换季的真空期,市场规则逐渐透明化、头部效应更加凸显,在每个手机厂商都将手感和观感做到最顶级时,再也不会有一款自吹自擂的流水线产品便打动消费者的情况出现,多少前车之鉴都在印证,资本的急迫、机会的易逝和竞争的加剧,都将让态度不端者率先洗牌出局。

  红色是一加的品牌色,在如同火山熔岩逐渐冷却凝固的背景台上,刘作虎曾说它象征着热爱和希望。其实,那是心火喷发的斑驳。

大家都爱看
一加9R游戏手机确认发布,或搭载骁龙8一加9R游戏手机确认发布,或搭载骁龙8 新一代影像机皇 一加9系列发布会将于3月新一代影像机皇 一加9系列发布会将于3月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