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阳资本为您解读生鲜电商之争
2019-12-23hotnews 编辑:小薇
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曾几何时,这句名言被用在共享单车身上。如今,这句话对经历了资本涌入、“烧钱”大战之后的生鲜电商们,同样适用。
恒阳资本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指出,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达2103.2亿元,2019年市场交易总额可突破3000亿元。线上买菜成了一种新时尚。生鲜电商不仅是小型创业者的主战场,也成了大型零售业转型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时间,“烧钱”大战,狼烟四起,菜篮子的生意热闹非凡。
踩着生鲜电商的风口,爱鲜蜂、青年菜君等线上卖菜平台首批入局,之后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来势汹汹,今年以来,苏宁易购、阿里巴巴、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开始纷纷布局线上菜场。
“撑死胆大的”?真的会“撑死”。曾被视为生鲜电商领域的黑马呆萝卜爆冷。11月底,南京多家呆萝卜社区门店集体关门。6月,刚拿下6.34亿人民币的融资,5个月烧光,拥有超过1000家门店。然而,一夜入冬。呆萝卜宣布杭州产研中心关闭,全国各地门店纷纷闭店。无独有偶,同样面临资金困局的妙生活宣布,关闭在上海的所有门店。12月6日,吉及鲜宣布,公司大规模裁员、关仓。虽然12月8日呆萝卜又戏剧化地宣布回归,但曾经火热的线上生鲜市场确实已经慢慢降温。
据恒阳资本调查显示,不少生鲜电商开始选择收缩战场,而苏宁菜场在完成南京的跑马圈地后,却高调杀入了生鲜竞争白热化的上海。截至12月初,苏宁菜场已累计拓展门店350家。这一举动显示苏宁似乎并未被业内的悲观所影响。那么,苏宁菜场的信心从何而来?
“苏宁的招牌就是我们的优势之一。”苏宁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宁自有的品牌效应,使得苏宁菜场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触达用户并建立信任关系。无需自建门店,落地在苏宁小店内,也为苏宁菜场进一步增加了用户黏性。同时采用“今天订,明天取”先销后采的自提模式,依托苏宁强大供应链,分拣包装后全程冷链运输到店,将生鲜的品质与即时配送的融合提升到更高的级别。也正因如此,苏宁菜场才有底气喊出“不卖隔夜菜”的口号。目前,苏宁菜场生鲜商品SKU出样已经超过400种,未来还将扩展至上千种。
“控制运营成本,也是我们的法宝。”该负责人表示,开进社区的苏宁小店天然具有获客功能,能实现便利店与菜场自提的“流量交叉补贴”。同时,以社群运营为基础的苏小团也为菜场助力不少。苏小团内部团长作为苏宁自有员工具有更低的信任成本,不断发展的外部团长正为菜场带来新的流量。
恒阳集团了解到,生鲜赛道上“剩者为王”,确保“不被退赛”,跑得长远比跑得快更为重要,如何实现弯道超车还要看是否“蹲得够低”,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联系,恒阳资本建议:打好生鲜市场最为重视的质量,立足于真实的消费者与社群之中,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加码履约服务能力,也许才能分食这杯甜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