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安全播报 > > 正文

收藏!电信诈骗的常用几大招数

2018-12-13安全播报 编辑:安安

  骗术一: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人员

  骗子冒充以上等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告知你涉嫌洗钱、贩毒、经济犯罪等等,利用你急于摆脱干系、减少损失的心理,诱使你将钱款转入骗子提供的所谓安全账号,以达到诈骗的目的。

news_19706_2f2cee6dd47bae24f43bb7785ffb8647.jpg
news_19706_040920f38d08fbde929f0aa4d0fb5e27.jpg

  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等为名,要求给银行卡升级、检验资产证明清白,以保证受害人资金安全为由,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卡号、密码、动态交易码等信息,进而盗取用户资金。

news_19706_85765be6bba62eb4d4663c2786a84bde.jpg
news_19706_a5e0cfc4ecc2746f9fbef917ea9c5f6e.jpg

  骗术三:短信中暗藏木马链接

  骗子通过“伪基站”伪装成各个运营商号码群发短信,短信中暗藏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只要点击就可能被盗取手机内的网银密码等信息;还会以“积分兑换现金”的方式诱骗下载安装带有木马病毒的App,窃取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从而盗刷资金。

news_19706_35b7601928cfb2e5a2381c928b56f8bc.jpg
news_19706_a51a05f135c7ac07e54c3f502f804f9d.jpg

  骗术四:网购退款

  骗子冒充淘宝、铁路航空等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以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或者交易失败为由,告诉受害人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news_19706_e11e3107e1770a879c3e8f0adb6ab8d4.jpg
news_19706_c7184c536b0e6a3cefcf50b4c649cf8e.jpg

  骗术五:贵金属转账诈骗

  骗子先用其他手段获取用户的网银账号和密码,骗取用户的手机验证码,完成资金盗取,然后骗子把用户的的网银用来买理财产品,比如“贵金属”等,制造资金丢失假象,再通过冒充银行或者支付网站客服给用户打电话,骗取验证码,进而盗走资金。这类骗术往往是一环扣一环,比较高明,一不留神就容易被骗。

news_19706_1f23db24844a0541b714d253dc7c74da.jpg
news_19706_04f66e2898824dfe7725841606b6afe0.jpg

  骗术六:冒充明星、领导、熟人

  骗子冒充明星、领导或者是熟人,以各种理由借钱,或者索要红包,这类骗术并不高明,只要保持理智,骗子们就不会得手。

news_19706_8ff48b940c23a3f9e7a16441e0b0b2b4.jpg
news_19706_86818e6dacf8097b1b1c115e945316ad.jpg

  骗术七:网银密码器升级

  骗子搭建与银行网站极为相似的虚假网站,通过群发网银密码器升级短信诱使受害人登陆假网站,输入银行帐号、密码等信息,犯罪分子在后台获取后,再骗取动态口令,迅速通过网银转帐方式将受害人银行帐户内资金转移。

news_19706_a75a1265a8f828c23df69ee4e116861d.jpg
news_19706_af1d54c200a6d34e1e13e5e7d6a5800f.jpg

  骗术八:二维码内植入木马

  骗子先将二维码植入木马病毒,再以降价、奖励、发红包等为诱饵,诱使用户扫描,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进入手机系统,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的方式篡改对方密码,将对方账户的资金转走。

news_19706_8c386c3b747870d9802a4dc7edc91846.jpg

  骗子无论怎样的花言巧语,就算说出一朵花来,到最后都会回归到你的银行卡、密码、账号上,因为他们只要钱。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啊,只要电话短信里涉及到这些,千万要谨慎,很有可能你已经是骗子餐桌上的菜了。

大家都爱看
你的手机安全吗?切记防范恶意软件你的手机安全吗?切记防范恶意软件 众安科技成立众至网络安全联合共创实验众安科技成立众至网络安全联合共创实验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