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丑闻不断,华为能否承载起狂热大众的希望?
2018-11-03华为 编辑:瑶佳
近日,纵观科技新闻,发现有关华为的资讯数量极多,而且关注度颇高,是华为发布新手机Mate20了?还是华为拿下5G时代上千亿的大订单?是任正非人格魅力震慑群雄?还是华为的技术真的已经世界第一?三问觉得都不是,华为只是承载了无数狂热大众的希望。
丑闻频曝,我们的技术在哪里?
4月16日,美国发布对中兴的禁售令,国产手机厂商人人自危,国产芯片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危机;
8月15日,红芯浏览器号称打破美国垄断,研发出自主产权的浏览器内核却被解压出chrome文件;
9月20日,科大讯飞的AI同传被指造假,用人类同传译员冒充语音识别;
……
我们不禁要问:数不胜数的科技公司,每年投入巨额的经费,研发出来的专利技术都哪去了?不不不,你完全想错了。大多数巨头每年花几亿甚至几十亿人民币是在收购创新企业进行战略布局,是在抢占市场开发用户,是在垄断产业搭建壁垒,而不是在搞技术研发。为什么巨头们宁愿花上亿人民币另作他用也不愿花几千万研发技术呢?他们难道不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吗?其实稍微深入一想就能够明白,依托于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其在中国的垄断地位,挣钱简直太容易了,就像跑马圈地,跑的快就占的多,谁还会傻不兮兮的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搞研发呢?简单来说巨头们就是在挣快钱。
狂热大众,何时能够回归理性?
正是因为丑闻太多了,多到了人们提起科技公司就一蹶不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思想渐渐泛滥,人们把百度和Google比,把阿里和Amazon比,把腾讯和Facebook比,把滴滴和Uber比,比来比去越发觉得中国的科技企业一文不值。真的是如此吗?诚然,中国的综合科学技术和国外相比确实有不小差距,但是国外是有200多个国家啊!而且脱离背景讲现象的比较毫无意义,中国的科技公司发展时间短,基础力量薄弱,国际化程度低众所周知,拿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公司和发达国家的顶尖跨国集团比,合适吗?言归正传,大众丧失对科技企业的信心后好不容易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华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第二(2018年第三季度)、5G时代引领者、唯一能和高通叫板的国产芯片制造商等等。如此耀眼的光环怎能不让持续低迷的大众为之疯狂?然而如此大起大落,心脏的真的承受的住吗?浮躁的社会何时能重归平静?狂热的大众何时能回归理性?
强敌环伺,华为能否不负众望?
华为能做到如此之多的世界顶尖,确实值得骄傲,但是居安思危,华为在世界上并非毫无敌手:运营商领域有爱立信,企业解决方案领域有思科,消费者终端领域有苹果,这些世界顶尖公司都不比华为弱,甚至经验、技术、客户等方面比华为更强,华为三大业务板块想同时成为世界第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便是华为这三大板块都成为了世界第一,可是中国还有很多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没有自己的浏览器内核、中国在商业航空器、半导体、生物机器、特种化工和系统软件等领域,和美国的差距仍有20至30年。将一国之科技信仰倾注于一司,华为是否能否承受的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