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6X上手:1599元起主攻线下,背面像iPhone X
2018-04-26评测室 编辑:安安
【PConline 上手】作为国内最早做互联网手机的品牌之一,小米至今已经推出过非常多款手机产品了,一直以来,这些产品凭借着不俗的性价比和良好的使用体验,在消费者之中赢得了相当不错的口碑。然而近年来国产手机发展迅速,特别是以OV为首的国产品牌在线下深受消费者喜爱,而小米在这方面处于明显的弱势。
4月25日下午,小米在武汉大学举行了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了小米6X。武大作为雷军的母校,选择在这里召开发布会,可见新机对于小米而言意义非凡。那么,这款小米6X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PConline在拿到了手机后,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现场快速上手。
配置一览
小米6X参数表
CPU高通骁龙660 AIE八核处理器
RAM4/6GB LPDDR4x
ROM64/128GB eMMC 5.1
屏幕5.99英寸 2160x1080分辨率
摄像头前:2000万像素、f/1.75、2.0μm(4合1)
后:1200万像素(1.25μm、f/1.75)+2000万像素
尺寸158.7*75.4*7.3mm 168g
电池2910/3010mAh 支持QC3.0快充
颜色赤焰红/冰川蓝/樱花粉/流沙金/曜石黑
网络制式全网通4G、双卡双待
小米6X搭载了高通骁龙660 AIE处理器,所谓的「AIE」,即「AI Engine」,是「人工智能引擎」的意思,为小米6X的AI体验提供了硬件基础。存储组合方面则配备了4/6GB LPDDR4x RAM和64/128GB eMMC 5.1 ROM,内置2910/3010mAh容量电池,支持QC3.0快充。
单从硬件上看,小米的性能并不弱,应对主流的游戏和应用也不存在太大的瓶颈,在1599/1799/1999元的价位上可以说很良心了。只是外观设计上面,与小米6X对标的OV同价位产品相比,还是欠缺设计感与美感,而品牌在时尚方面的调性,也与OV差距大。
外观设计
小米6X拥有一块5.99英寸2160x1080的全面屏,尽管现在不少人对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全面屏」并不感冒,但你必须承认的是,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机的屏占比。
机身方面,小米6X采用了全金属机身+弧形纳米注塑天线的设计,这种设计在金属手机中非常常见,可以说是继三段式后最优的天线设计方案。
「杨柳腰」是这次发布会上重点提及的一个点,但从实际体验上看,所谓的「杨柳腰」,其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简单来说,小米6X的收腰设计在手机行业中很普遍,和iPhone X的半圆边框不同,收腰设计既能带来纤薄的视觉效果,也能带来不错的握持手感。
整体而言,尽管小米6X的外观设计中规中矩,没有什么亮眼或特别的地方,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你都很难指出哪里不好,因为,这款手机就是目前供应链中最成熟的设计的体现。
相机拍照
前置摄像头:IMX 376、像素合成
前置摄像头方面,小米6X采用了索尼IMX 376传感器,单位像素面积1μm,有效像素为2000万。在此之前,IMX 376曾经作为vivo的首发传感器在vivo X9上使用过,其最大特点在于支持像素合成(4合1),从而带来更高的进光量。
样张表现(由于发布会前方仅有男性编辑一名,无奈只好亲自上阵。)
从自拍的样张中可以看到,美颜效果相对来说比较自然。
后置摄像头:IMX 486+IMX 376、f/1.7
后置摄像头方面,小米6X采用了IMX 486+IMX 376的双摄组合,前者1200万像素,单位像素面积1.25μm,后者2000万像素,1.0μm,光圈均为f/1.75。
IMX 486是IMX 286阉割版,工艺相对落后一些,且不支持PDAF,但由于成本收限,IMX 486基本是小米6X最好的选择之一。
小米6X的双摄方案和OPPO R11s一样,根据光线强弱切换主摄像头,弱光环境下采用IMX 376,光线充足情况下采用IMX 486,是个择优选择的方案。
样张表现 拍摄环境:样张拍摄时正值武汉阴雨天气,室外光线不佳。
整体而言,即便在阴天的拍摄条件下,小米6X依旧保持了较高的成像水准,画面比较干净、通透。
大光比的场景能够反映出相机的宽容度,对于中低端手机产品而言是个不小的考验。尽管阴雨天气无法尝试强逆光拍摄,但从以上样张还是可以看出,小米6X的调教比较保守,拉低了画面整体亮度,保证天空的云层细节,但显然暗部区域就又些不忍直视了。
微距方面,得益于f/1.75的大光圈,成像的虚化表现不错。此外,样张的白平衡比较精准,没有出现明显的飘移现象。
结语
发布会一开始,小米就明确表明这款是主打线下市场的产品,对标OPPO、vivo的旗舰机型。
但很显然,想从OV手中争夺市场并不容易,且不说这两家厂商已经深耕线下市场多年,单是营销费用就比小米高出了一个数量级,消费者对OV的品牌认知度明显更高,即便小米做到配置更优、售价更亲民,在线下渠道也未必有理想的销量,毕竟,懂手机的消费者永远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