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news

和美国军方合作、为政客操纵搜索Google还在“不作恶”吗

编辑/作者:青青 2018-03-10 我要评论

对Google来说,不与军方合作是一条不成文的政策,虽然没有明确写入公司章程,但是明眼人早就心知肚明了。这个政策,就好像不作恶(Do not be evil)是Google的一项非正式的...

对Google来说,不与军方合作是一条不成文的政策,虽然没有明确写入公司章程,但是明眼人早就心知肚明了。这个政策,就好像不作恶(Do not be evil)是Google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一样。

   但是这个“不作恶”的口号,现在正在离Google越来越远。

  就在前两天,Google被外媒爆料称,Google正在帮助美国军方搞事情:据称,Google 正在利用AI技术帮美国国防部分析其无人机拍摄的视频片段。

  外媒 Gizmodo 报道,一些 Google 员工在内部邮件中分享该消息后,部分人表示非常愤怒,且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双方的这次技术合作关乎机器学习发展和使用的道德问题。

  这并不是Google第一次参与美国军方的工作。还值得注意的是,前Google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早在2016年3月就被任命为五角大楼顾问委员会的成员,目的就是将硅谷的创新技术引进军方。2017年12月,施密特辞去了Alphabet董事长的职务,以便能够“深入”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慈善事业,但他仍然是董事会的一员,同时担任着技术顾问的职务。

  当Google及其母公司Alphabet深入我们生活的更多领域时,随着公司创始人年龄的增长,我们有理由怀疑它是否仍然代表着它曾经的价值。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接连爆出的一些新闻,早已让Google的 “不作恶”成了一句空话。

  贿赂学术专家,操纵学术舆论

  2017年7月,《华尔街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收买教授:Google的学术影响力运动内幕”的深度文章。调查称,Google资助了上百篇学术论文,金额从5000美元到40万美元不等,有时甚至会直接参与论文撰写,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论文作者不会公开他们与Google之间的关系。

  同时,反Google组织“Google透明性计划”也发表了一篇报告:Google不仅收集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而且在必要时,会去主动影响这些信息。通过与学者们的暗中交易,Google会发挥其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使相关政策法规制定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Google透明性计划”声称,Google资助的论文明显对公司业务有帮助,而且论文涉及内容能帮助Google避开一些关键的政策及法律问题,包括反垄断、隐私权、互联网中立性、搜索中立性、专利及版权等各个方面。该组织曾就此专门做过统计,与Google相关的反垄断研究学术论文从2011年其就出现增多,尤其以2012最为明显。

  众所周知,2011到2013年间,Google曾因涉嫌垄断而被各地政府纳入“重点关注企业”,加拿大、美国、欧洲、印度甚至韩国政府都曾对Google开展过反垄断调查,尤其是在2012年,Google几乎是四面楚歌的处境。

  对于一家全球性的商业公司来说,无时无刻要去面对政府的反垄断调查,极其耗费财力物力。而Google深谙“公关”和“舆论导向”的法则,于是Google不仅收集信息,也开始影响信息,通过专家教授之笔试图为自己正名。

  比如,伊利诺伊大学法学教授Paul Heald接受了来自Google的18830美元的资助,在2012年发表了一篇对Google有利的版权方面的论文;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RyanCalo接受了来自Google的4万美元资助,于2010年发表了一篇关于网络隐私权问题的论文……

  当然,被曝光的这两位仅是Google“资助”学术人员数量的冰山一角。正是通过这种名为“资助”实为“贿赂”的方式,Google作为一家“不作恶”的公司,用着光鲜的学术路线以期达到操作舆论、甚至影响法院判决的目的。

  为政治操纵搜索结果

  媒体和科技圈对Google所谓“不作恶”的质疑还在于,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随意操纵搜索结果。

  2015年8月,美国行为研究与技术学会的高级研究心理学家Robert Epstein在Politico网站上指出,Google具备操纵2016年总统大选的能力。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Google能够控制搜索排名。简单说来,它能够决定某条新闻的搜索排名,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网民的选择。

  似乎为了印证这位心理学家的话,在2016年美国大选之时,Google便被曝出人为操作搜索词而让搜索结果偏向于美国总统候选人希拉里。

  虽然Google后来通过技术证明这种说法有多可笑,但它能操纵排名是不争的事实。2016年的脱欧事件中Google的反复便是最好的证明:

  在英国脱欧公投期间,一家支持脱欧的网站指控Google人为操纵搜索结果,将该网站信息移至第二页以混淆视听。网站创始人介绍,自创建以来,只要搜索关键词“EUreferendum”,最先出现的便是该网页的信息。但十多年来第一次,Google将其移入了第二页。经过媒体的曝光,Google最终将该网站又重新提回了第一页——不过,放在了第二位。

  这件事情除了印证Google确实在随意操作搜索结果之外,其背后透露的深层含义在于:Google是在听谁的指令做事?

  诸多国外分析人士推测:一旦涉及到Google自身垄断、侵犯隐私这些新闻,出现在搜索结果首页的是不是它曾资助的某位学术专家的论文?一旦到国家政府投票的关键时刻,Google又是否会权衡利益,把利益方想要的内容优先展示……

  这一切恐怕只有Google自己才心知肚明。

  频频侵犯隐私

  Google在其他许多方面也饱受诟病,比如隐私。

  2011年至2012年期间,Google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利用苹果Safari浏览器在用户们的电脑上安装了跟踪cookie。

  2012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发现,Google利用Safari软件中的一个漏洞将带有监听功能的cookie安装到了用户们的电脑中。

  2014年,多位苹果Safari浏览器用户声称,Google绕过安全设置跟踪他们的在线行为并针对他们发布目标广告。英国高等法院当日裁定,用户可以对Google提起集体诉讼。而同样是在英国,2017年,Google又被群诉,声称Google不正当地收集了数百万苹果公司iPhone用户的个人数据。

  除此之外,Google在国外还因其他各种问题遭到起诉,比如公司人事涉嫌存在种族歧视问题,明知自家智能手机产品有问题还出售给消费者、公司内部设置保守派雇员黑名单。
……

  对于谷粉而言,谷歌一直以来“Don’t be evil(不作恶)”的价值观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精神信仰。这一价值观于1999年首次确认,在2004年被写入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书中。在当初设立这一准则的时候,谷歌创始人之一的Amit Patel和部分早期员工就曾担心,未来公司可能会因为部分客户的要求来调整搜索排名、或者做一些他们不情愿的事情。
现在他们的担心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甚至乔布斯都抨击过谷歌所谓“不作恶”信条完全是“扯淡”。
巧合的是,2015年,在谷歌正式更名“Alphabet”之后,新公司Alphabet将其格言从“不作恶(Don't be evil)”改成了“做正确的事(Do the right thing)”

  或许Google已意识到,随着自己对商业利益的追逐,跟当初的“不作恶”信念早已背道而驰,如果还继续打着“不作恶”的幌子,只怕会招来更多嘲讽。


文章来源:易特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4、对于网友投稿的文章请仔细核对其真实性,如遇要求汇款转账情况,请格外谨慎。

相关文章
  • 一带一红网红基地推出O2O网红直播过年模式

    一带一红网红基地推出O2O网红直播过年模式

  • 亿达信息深度布局区域市场,西安分公司蓄势启

    亿达信息深度布局区域市场,西安分公司蓄势启

  • 折叠屏手机排名,你知道几款?

    折叠屏手机排名,你知道几款?

  • 物业经理怎样高效准确巡检?马克水印相机帮你

    物业经理怎样高效准确巡检?马克水印相机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