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华为校招的消息颇引人关注,一位拿到华为offer的毕业生在签约现场得知华为为给他开出的薪水只有14k时感觉到非常不满,甚至感觉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因为他手上的其他offer的薪资都在18K以上。未来发泄这种不满,他把自己的经历在一个论坛上进行了分享,从而引起这一次舆论风波。
在他的帖子里,他是这样说的:“前几天收到华为的签约同质,收到短信的那一刻,很开心,当时手里其他offer都在22W(平均每月18K左右)以上吧,想着华为给我16K我就去,签约当天,很开心的去签约现场,结果,HR告诉我,薪资14K(11+3),11K是工资,3K是效益奖,住房公积金是11K*5%。瞬间感觉我是来被侮辱的吗?”
很多网友在帖子后面跟帖对他进行了嘲讽,比如说,“以他的智商,14K给多了,他竟然不知道薪水在华为不过是一个数字罢了,年终奖、各种分红才是大头”,也有人真诚地给出建议说,“毕业第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学习到东西,而不是在乎短时间的薪水。华为这个大平台对今后的跳槽、工作都是很有帮助呢”。
先不论年终奖、股票分红或者平台附加值等其他因素,我们光看一个问题,月薪14K是多还是少?
如果按社会各行业的整体情况来看,月薪14K绝对算是高薪了,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城市人口平均工资仅为2605元,但如果考虑城市的因素,这个“高薪”就有所打折扣,比如北京平均工资水平是9240元,但14K还是高出北京平均工资近5000元,而且,华为开出的14K面向的是刚毕业的学生,从这个角度看,性价比还是蛮高的。
但是,如果这个14K放到华为这个体系中去比较的话,14K确实是低得让人感觉受到侮辱,华为2017年年报显示,17年全年雇员费用为1402.85亿元,以华为18万员工计算,不计算离职计划项目下金额,仅以支付雇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金额、时间单位计划项目下金额计算,2017年华为员工人均年薪酬为68.89万元,平均到每月的话是57.4K。这边厢是踌躇满志的莘莘学子心想着“以我的才华,不能达到平均值,也不能差太远吧”,那边厢是华为开出冷酷无情的14K,所以,难怪心高气傲的学子感觉备受侮辱。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社会对“华为高薪”已经形成一种刻板印象,提起华为就是“高工资+高奖金+股票分红”,殊不知,华为内部的财富分配机制其实是极不公平的,等级森严,资格越老的员工享受的薪酬福利待遇越高,而新进入者,无论是社招还是校招,其获得感远不如人们想象中美好。
另外,近几年来,国内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互联网经济非常蓬勃,带来的则是IT人才需求的剧增,传统巨头阿里、腾讯,新晋新贵今日头条、美团、拼多多等企业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都在激烈争夺人才,而相应的,互联网人才、IT人才的身价也日趋高涨,从10K到15K,到20K,到30K,一路飙升,年薪百万也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梦想,在企业自身的造势下,在各种媒体的烘托炒作下,全社会都形成了“互联网=高薪”的舆论氛围,也就造成了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对自身薪资的过高期望。
我有一个具体的案例:我母校一个师兄,97年计算机系毕业,毕业不久后进入了微软中国公司,后来转到了美国总部,技术能力非常强,凭着过硬的技术,硬是在一众白人、印度人之中干到了“校长级”,大概是67级左右,但收入方面却“低”得让我诧异,据他说,年薪不到2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70万左右,这个收入在国内一些大厂,最多也就是工作5年左右的软件工程师的收入。
这个案例或许说明了一个习惯性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国内互联网行业是否存在泡沫?事实上,我认为在过去十多年里,互联网一直在跑马圈地,而到现在,地差不多圈完了,互联网+的故事也已经讲得七七八八了,过去及现在互联网行业的高薪不在于它的盈利水平,而在于它的金融属性,讲故事->融资->上市,靠资本市场来支撑这么高的薪资待遇,随着产业的成熟以及投资人逐渐理性,工资都会向社会平均水平靠拢。
不光是互联网,华为同样也是如此。前不久,华为发布的《关于落实公司人才供应策略的决议》,原则上停止普通社会招聘,而这背后传递出两个层面的信号:第一,华为试图通过控制人工成本来释放成本支出上的压力;第二,华为在有针对性地优化员工结构。
所以,也是以后14K的offer将会成为一种IT和互联网业界的常态。
文章来源:网络